泌尿肿瘤诊断与治疗的系列研究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1369

成果描述:

研究目的:为了提高对于中国人群泌尿系统常见肿瘤疾病的认识,改进的诊疗方式,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主要科学发现点:肾癌:针对多达2769例肾癌病例的数据库进行了系列研究,所有研究数据均为国内最大宗相关报道:分析了中国人群肾癌患者合并慢性肾脏病(CKD)的情况,发现3.2%的患者尽管血肌酐(sCr)正常,但CKD分期已在III期以上;针对病理的研究发现肾癌肿瘤大小与病理分级成明显相关性,相对而言肿瘤越大其病理分期和分级越高;此外,课题组通过分子生物学实验首次发现,敲除NSBP1基因能够抑制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细胞生长和侵袭,这提示NSBP1是治疗ccRCC的潜在靶点;通过分析了中国人群嫌色细胞癌的特点,发现了相对于国外人群的一些列临床特征(如诊断年龄较小等)。尿路上皮癌:针对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预后、分子标志物开展了国内大宗报道的系列研究,包括临床病理特征方面:发现男性、肿瘤位置、肿瘤多灶性、合并肾积水、生长方式等为术后恶劣病理结局(高分期、恶性分化等)的预后因素,并据此首次构建了可靠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恶性病理预测模型;预后方面:首次发现DNA甲基化、术前肾功能不全以及肾移植病史在预测UTUC术后对侧复发中的作用,并且证实了肿瘤多灶性、肿瘤位置等为UTUC术后膀胱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并且提出了膀胱肿瘤复发的时间特征和采用膀胱灌注来预防膀胱复发的措施,其中后者被欧洲泌尿外科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指南收录。前列腺癌:作为国际上首批发现并证实NSBP1基因的中心,课题组还首次发现,无论是在体内还是体位,NSBP1的下调均能够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此外,首次发现前列腺癌细胞中靶向HMGN5的siRNA能够诱导细胞凋亡,提示HMGN5是治疗前列腺癌的潜在分子靶点。以上研究均可能在将来革新前列腺癌的治疗理念。阴茎癌:课题组首次发现,年龄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是中国人群阴茎癌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病理分级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该结论可有效的帮助临床医师进行患者危险度分级并指导随访。成果产生的价值: 该系列研究已发表SCI文章20余篇。该项目提高了对于泌尿系统常见肿瘤疾病的认识,尤其增加了对中国人群泌尿系肿瘤患者特征的了解;并对改进泌尿系肿瘤疾病诊疗方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有望显著提高中国的相关疾病的诊疗水平,改善中国该类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