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0353
成果描述:
桥本甲状腺炎是以体内生成特异性甲状腺自身抗体和甲状腺出现淋巴细胞浸润,导致甲状腺组织结构破坏和甲状腺功能低下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资料提示其发病有增多趋势,中国人群发病率为1.5‰,且逐年升高,欧美地区发病率高达1.5-5%。该病病程长,进程缓慢,早期无临床症状,仅表现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等的增高。甲状腺自身抗体属破坏性抗体,与甲状腺组织免疫性损伤密切相关,高滴度的自身抗体将对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产生破坏作用,影响甲状腺功能,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一般不能治愈,需要终生药物替代治疗。同时,可对心血管、血液、消化、内分泌等多系统产生危害,其对育龄期女性危害更大,可导致不孕不育或流产、妊娠期并发症、胎儿脑发育障碍等。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生除与基因、环境因素等有关,自身免疫反应性T细胞的活化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而且必然的环节,T细胞异常是桥本甲状腺炎发生免疫功能紊乱的关键,辅助性T细胞Th1/Th2的极化偏移在其发生、发展和病程演变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桥本甲状腺炎的甲状腺自身抗体尚无有效的特殊治疗方法,至今绝大多数病例仅局限于被动随访观察,直至发生甲减或腺体肿大才开始用药。而发展到甲减者给予甲状腺素替代,虽能纠正失常的甲状腺功能,但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对自身免疫性反应本身不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更多患者在甲状腺功能纠正后长时间抗体滴度不能恢复正常,自身免疫反应未得到有效和持续的控制,高滴度的甲状腺自身抗体迁延不降,复发率高,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血中高滴度甲状腺自身抗体成为该病的关键因素,如能在疾病早期给予有效的治疗,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将对延缓、防止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并减少其复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某些西药如糖皮质激素剂、硒等治疗对甲状腺自身抗体作用有一定效果,但具有的副作用抑制了其的广泛应用。传统的中医药中,如芪箭消瘿汤、软坚消瘿汤、夏枯草胶囊等,也有报道认为具有降低抗体滴度的作用,但尚未能得到临床研究或循证医学证据。因此,深入阐明桥本甲状腺炎发病机制,并从中药中筛选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有效药物,无疑将是有效防治桥本甲状腺炎的新途径。中医学将桥本甲状腺炎归于“瘿病”范畴,认为该病由素先天禀赋不足,正气内虚,或后天情志不畅、水土失宜、饮食不当等所致。该病起病较缓,病程较长,为慢性消耗性疾病,导致患者正气亦虚,故治以补益正气、疏肝解郁、化痰祛瘀、宁心柔肝等。该院历经近20年研发的中药5类新药派能达胶囊于2010年3月获得新药证书-临床研究批件。派能达胶囊主含5个人参皂苷单体,总含量达到80%。人参性甘、微苦,微温,归肺、脾、心经,具有大补元气、养心安神、扶正固本等功效。人参皂苷是人参主要有效活性成分,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证实人参皂苷具有双相免疫调节作用,对强直性脊柱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有较好疗效。已有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显示:派能达胶囊对一些免疫相关性血液病有明显的疗效,不仅促进造血,而且具有较强的调节免疫的双重功能。该研究临床前期工作基础—-人参皂苷治疗30例桥本甲状腺炎高滴度甲状腺自身抗体的研究显示:治愈4例,显效5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有效率达到76.7%。以上研究进一步探讨派能达胶囊对桥本甲状腺炎的作用机制,为开展深入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动物模型与人类桥本甲状腺炎具有相同的病理学基础与表现,因而被广泛用于该病的研究。该课题拟通过复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模型,采用不同浓度派能达胶囊干预后,观察其对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该实验中课题组成功制备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动物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派能达胶囊能够降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的甲状腺自身抗体,能够降低IFN-γ、IL-2、TNF-a及T-bet的表达,升高IL-4、GATA-3、FoxP3的表达,能够增加CD4+CD25+Treg细胞数量,能够改善破坏的甲状腺滤泡细胞结构,减少淋巴细胞浸润,减轻甲状腺组织的损伤。该结果证明派能达胶囊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疗效性,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节免疫的途径,抑制Th1细胞功能的过度亢进,促使Th1向Th2漂移。实验中治疗起效的多数为中低剂量,这可能与人参皂苷本身所具有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