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溶性或难吸收性中药成分复合型纳米载药系统的构筑优化与评价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零二医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6034

成果描述:

该项目属于中药新型递药系统研究领域;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科学价值:为解决难溶性/难吸收性药物成分的给药问题,该成果创新性的基于药物“物理改性设计”思想,建立了药物复合改性-微乳化技术方法以及表面改性-复合纳米化方法,成功构筑了复合型纳米载药系统,改善了难溶性/难吸收药物的体内生物利用度,为解决难溶性/难吸收性中药成分的体内给药问题提供了新的借鉴与参考。 首次建立了亲水性药物的复合改性与纳米乳化技术方法,实现了“水溶性”成分的“油脂核”内的高效载药,解决了乳化过程中水溶性成分无法被“油相”包封的难题,为指导难吸收、水溶性药物成分的复合纳米乳给药系统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 创新性的建立了改性复合物的优化设计方法,基于最优化方法阐明了影响了纳米复合物品质(复合率、载药量等)的关键技术因素,减少了实验的盲目操作与实验次数,节约了实验成本; 创新性地提出了无载体纳米复合粒子构筑方法,利用稳定剂对药物纳米化表面改性,实现了难溶性中药成分的“本体纳米化”的构建,避免了常规中药纳米粒载药系统载药量低、稳定性差以及载体材料毒副反应大的难题,利用小尺寸效应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与生物利用度,为难溶性药物的纳米化给药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方法。发表了8篇研究论文,其中SCI论文7篇;获得2010年度江西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同行引用评价: 该项目主要科学发现点被他引75次,其中被药剂学领域国际著名的SCI杂志他引39次,并给予较高评价,如被引用于综述论文“Recent advance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phyto-phospholipid complexation technique for improving pharmacokinetic profile of plant actives”于J control Release(IF7.2),被引用于“Phytosomes Loaded with Mitomycin C-Soybean Phosphatidylcholine Complex Developed for Drug Delivery”发表于MOLECULAR PHARMACEUTICS(IF4.787),评价复合物改性技术方法为改善天然植物成分的体内功效,为天然药物成分提供了一种新的载药系统。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