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肿瘤医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6020
成果描述:
癌症危及人类生命健康,早期诊治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拉曼光谱可探测生命物质中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分子的精细结构,有可能为临床诊断医学带来一场革命。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可极大增强癌信号,但同时放大其它无关信号。如何从复杂的SERS拉曼信号中,高精度地提取有效癌信息,是国际学术届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与难题。该项目将拉曼光谱技术,特别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应用于人癌组织、血液、细胞等的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开展5个方面创新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将SERS光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统计分析方法应用于鼻咽癌患者血浆,显著提高了诊断特异性与灵敏度。更重要的,进一步提出无损的偏振-SERS方法与膜电泳-SERS方法针对鼻咽癌、胃癌患者血液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圆偏振态激发光,特别是左旋圆偏振光激发能够大幅度提高诊断效果;膜电泳-SERS方法对不同类型的癌症均表现出敏感性。偏振-SERS与膜电泳-SERS方法大大减少了癌患者血浆中外源性物质、生化成分以及环境的干扰,充分发挥了SERS技术高灵敏度的优点,很好地解决了从复杂的SERS拉曼光谱信号中高精度提取癌信息的难题。课题组还首次将SERS技术应用于癌组织的研究,首次获得高质量的鼻咽癌组织的SERS光谱与图像。课题组还首次提出电穿孔-SERS技术,将金属纳米粒子快速、高效导入多种肿瘤细胞中,可快速实时测量细胞内生化成分及其分布。该方法将在细胞内生化物质的实时检测、癌细胞筛查等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面上项目等的主要研究内容。发表论文63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0篇。论文他引725次(SCI他引353次)。在国外发表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1项。8篇代表性论文发表于Nanomedicine NBM、Biosonsers and Bioelectronics、Optics Express等国际权威刊物,其中SCI一区5篇(影响因子均大于5)。8篇代表作被Chemical Reviews、Nano Letters、PNAS等国际顶级刊物等他引371次(SCI他引196次)。项目开拓的方法已被国内外多家高校、科研、医疗单位引用或应用,研究已获显著社会效益。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国际联机检索结论:该项目涉及的主要创新点国内外均未见报道,或为国内外首次开展。经中国生物医学光学著名专家会议评审,认为该项目成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为人类健康以及国际生物医学光学学科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