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福建艳璇生物防治技术有限公司;福建省植保植检总站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6012
成果描述:
该成果是福建省首个第三方评价的农业成果。中国农作物每年发生病、虫、螨害面积4-5.3亿公顷。生物防治成为中国农、林业生产重要部分。天敌资源的研发是生物防治的重要前提,天敌驯化、规模化生产与应用是农作物病、虫、螨害绿色防控体系实施根本保证。针对中国几种重要经济作物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的害虫(螨)天敌资源的发掘、驯化、规模化生产、大田利用及商品化等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进行连续7年联合攻关,取得成果如下:创建重要经济作物害虫(螨)天敌种质资源库,收集寄生性、捕食性天敌昆虫标本18557号、捕食性螨类标本12246号,鉴定出毛竹、棉花、蔬菜、龙眼、荔枝、枇杷、水稻、茶叶、柑桔、食用菌及周边环境的害虫(螨)天敌资源2179种,发表59种新种、26种中国新纪录种、4种中国大陆新纪录、166种省(区)新纪录种,丰富世界生物的多样性,为害虫(螨)生物防治与天敌的利用提供种质资源。创建水稻、棉花、柑桔、毛竹、龙眼、荔枝、枇杷、茶叶八大农林作物的害虫(螨)及其天敌资源数据库查询系统(http://fjbiocontrol.net),收集、整理害虫天敌1874种,用户通过该系统可获得八大作物的害虫(螨)及其天敌的信息,点击量近46.5万次,为科研、教学、技术推广部门提供査询、借阅、鉴定平台。发掘重要经济作物害虫(烟粉虱、蚜虫、跳虫)、害螨(二斑叶螨、截形叶螨、比哈小爪螨、山楂叶螨)的优势天敌种类24种,开展11种优良天敌(小黑瓢虫、日本刀角瓢虫、日本恩蚜小蜂、长缨恩蚜小蜂、加州新小绥螨、胡瓜新小绥螨、斯氏钝绥螨、江原钝绥螨、分吸螨、热带吸螨、日本拟吸螨)捕食(或寄生)相应目标害虫、害螨的生物学、生态学及利用评价研究。发明利用捕食螨携带虫生菌多靶标控制害虫(螨)的方法与产品。选育出胡瓜新小绥螨对阿维菌素具有高抗的品系并提供生产应用。建成了获福建省标准贡献奖二等奖的捕食螨产业化生产基地,为大田应用提供优良的天敌商品和成功的生物防治产、学、研模式。制定并颁布《捕食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捕食螨防治柑橘害螨技术规程》、《捕食螨防治棉花害螨技术规程》填补国际研发空白。首次制定小黑瓢虫、日本刀角瓢虫、日本恩蚜小蜂、长缨恩蚜小蜂种质资源个性描述规范、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控制规范。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发表研究论文113篇,被SCI收录13篇、拍摄科教片6部全国公映。创建“以螨治螨、“以螨治虫”、“以螨带菌治虫”为核心的综合调控技术体系,在中国30个省(区)的柑橘、棉花、板栗、茶、蔬菜等20多种作物产区建立示范推广区4007万亩次,减少农药使用量6204.8吨、减少防治成本13.6亿元,增产节支20.3亿元,减少劳动工日1520万个,减少防治用水750万吨,生产出无公害农产品1552万吨;培训农民8.43万人次,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