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医科大学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805
成果描述:
适配体是一段能与相应的配体高特异性和高亲合力结合的核酸序列,从原始文库中筛选配体相应的适配体技术称SELEX技术。适配体类似于抗体但明显优于抗体,以高亲和力与靶标特异地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Endoglin是肿瘤血管生成的标志性分子之一。各种肿瘤的新生血管具有均质性,所表达的特异抗原物质具有共性,这样就可避免不同肿瘤由于遗传物质在不断突变所导致的不同组织起源的肿瘤抗原的异质性。因此,针对肿瘤新生血管的治疗策略有可能应用于各种肿瘤。可见,Endoglin是肿瘤抗血管治疗和靶向治疗的理想靶点,具有诱人的临床应用前景。异种移植时引发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异种(如猪)器官血管内皮细胞上的抗原靶分子均由α1,3GT(一种转移酶)催化合成,而猴与人类无α1,3GT表达。将含该基因的重组子转染到人癌细胞和处于增生状态的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与正常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内,体外实验因超急性排斥反应而产生的抗癌效应。PILs (Pegylated immunoliposomes)是经聚乙二醇(PEG)修饰的、粒经控制在100纳米左右的纳米免疫脂质体:一种新的非病毒基因转移载体系统。该载体系统具有能包裹和保护DNA分子,避免体内非特异吞噬等特点,同时如将纳米颗粒表面无数PEG链的末端偶联靶向分子后,则可与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将DNA带入靶细胞,实现靶向基因转移。该项目运用SELEX技术从随机ssDNA文库中筛选出能与Endoglin特异结合且无免疫原性的适配体,将其与经纳米脂质体、PEG修饰的猪α1,3GT基因mini.gDNA重组子交联成PILs,转染小鼠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完成体外实验。将该基因疫苗靶向导入荷瘤小鼠体内,观察该基因在体内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达,以及伴随的αGal抗原肽的表达及其所诱导的肿瘤周围组织新生血管内超急性排斥反应抗癌效应,即由HAR所致的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CDC)或/和直接激活血管内皮细胞而释放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引起的血栓形成,阻塞肿瘤新生血管,致使肿瘤组织变性坏死。这一思想明显不同于以往的抗癌基因治疗模式,如通过某些相关基因表达去增强抗癌药物活性或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因为它们受药物治疗指数或肿瘤特异性抗原表达的影响)等。这是一个新颖的探索。该项目经过3年的研究,取得的重要发现有:1.Endoglin适配体导向异源性基因疫苗能在体内诱导出与其体外相似的超急性排斥反应抗肿瘤效应,为其日后尽早应用于临床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有力的实验依据。2.Endoglin适配体导向异源性基因抗肿瘤疫苗有可能被看作是一个较理想的抗肿瘤治疗的突破,为解决临床肿瘤疗效不佳的难题提供新思路、开辟新途径。3.在人免疫系统SCID鼠体内成功建立了模拟人源肿瘤动物模型,为今后用该类鼠研究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等生物学特性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提供了技术保障。该项目在完成过程中申请专利1项。已经发表系列相关SCI论文4篇。为科技落后地区培养科研人才,培养了博士生1名,硕士生2名,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名,在站博士后1名。该项目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肿瘤基因治疗新策略,为其日后应用于临床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验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