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技术应用于牙髓组织再生的机理研究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医科大学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793

成果描述:

《干细胞技术应用于牙髓组织再生的机理研究》2010年获得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资助,项目合同编号:桂科攻10124001A-42。项目承担单位为广西医科大学,于2013年完成结题验收。人类恒牙的牙髓是牙组织中唯一的软组织,具有感觉、营养、防御和形成功能。由于牙髓周围被牙体硬组织包围,牙髓组织在炎症状态下难以自身修复,运动性创伤、龋病、牙体发育性疾病等因素均可造成牙髓炎症,最终导致牙髓组织坏死,牙髓生物学功能丧失。丧失牙髓后的牙齿容易折裂,抗力减弱,年轻恒牙则牙根停止发育,牙根短,根尖孔开放,不能承受正常的咀嚼压力,最终使牙齿丧失。由于牙髓组织所处的特定的解剖环境,传统的医学理论认为牙髓的再生是不可能的,临床上采用的治疗技术都不能使牙髓组织再生,2004年美国的Banche和Trope教授首次报告了一例临床病例,证实牙髓组织再生的可能性,但其再生的机理和条件仍然不清。组织工程技术将细胞/支架材料和生长因子进行有机结合,将细胞在体外某种环境下进行扩增,构建有生物活性的种植体,植入体内替代组织缺损。构建组织工程化牙髓的方法是在生物支架上单独种植种子细胞,或同时加入生长调节因子,通过培养及体内植入诱生或直接生成新的牙髓组织。该课题旨在采用干细胞技术促使牙髓组织再生,探讨牙髓组织再生的机理。该课题建立了犬年轻无髓恒牙感染与非感染根管动物模型,分离、培养了人、猪和犬的牙髓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体内和体外研究建立了基础。在密切结合临床实际的基础上,课题组通过评价临床应用中对感染根管进行机械化学预备的方法对牙髓组织再生的影响,以探索牙髓组织再生的适宜微环境。此外,课题组成员还对牙本质支架和富含血小板支架对干细胞分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初步得出适宜干细胞生长分化的牙本质壁处理方法和富含血小板血浆支架的适宜浓度,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该课题组针对临床上成人根尖孔开发合并根尖周炎的病例进行了临床研究,填补了成人研究病例的空白,为扩大临床应用范围提供了初步的理论依据。该课题对干细胞技术应用于牙髓组织再生机理的研究,研究成果以科技论文的形式公开发表4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杂志3篇,培养硕士4名,在IADR国际会议上交流,全国性专业会议和广西区内专业会议上做研究报告。以该课题研究结果为基础,该课题组已成功申报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