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斑东风螺全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集成研究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广西蓝浩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756

成果描述:

题来源与背景:广西海洋研究所联合广西蓝浩海洋生物科技公司于2012年以“方斑东风螺全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集成研究”向科技厅申报了2013年度的广西海洋专项课题,并获批准,课题任务书编号:桂科攻1347002-5,起止日期为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资助经费50万元。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原理:根据方斑东风螺的繁殖规律,在其繁殖季节,按一定的性别比例,挑选健康的亲贝,通过规模人工育苗手段,获取大量健康螺苗,熟化已有的技术。按适宜密度放养;养殖方式采用工厂化养殖和池塘养殖两种,在方斑东风螺生物学研究及育苗试验的基础上,根据螺苗各生长阶段的需要,提供相应条件及适口饵料,进行投喂管理及水质监控等技术措施,创造最佳生态环境,提高养殖成活率、饵料转化率,形成养殖操作规程进行推广应用。性能指标:总结了一套方斑东风螺全人工繁育及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申请了“一种方斑东风螺幼苗防干露方法”发明专利一项,累计培育方斑东风螺苗种958万粒,销售苗种384万粒,累计示范养殖面积95亩,累计示范养殖500万粒,推广养殖1600亩,建立了一个方斑东风螺全人工生产技术服务平台,形成一个7人的技术创新团队。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在现有方斑东风螺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基础上集成技术研究,实现方斑东风螺全人工繁育及养殖。解决了方斑东风螺幼体出膜和变态同步性差问题。掌握方斑东风螺食性转化规律。发明阻断方斑东风螺稚螺干露死亡方法,有效提高稚螺培育成活率。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通过课题的实施集成了相关技术,使养殖户可以在生产实践中更好的运用该技术,提高育苗养殖效率,降低育苗养殖成本,提高人工苗种的自然环境适应力,提高方斑东风螺人工养殖成活率,从根本上解决方斑东风螺产业发展的阻碍,推进方斑东风螺人工养殖产业进程。有利于发展中国名贵海水贝类养殖业,优化养殖品种,调整沿海海水养殖结构,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保护一个新兴的优势产业,引领方斑东风螺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能够充分利用一些闲置的工厂化养殖车间及养殖池塘,为社会节约资源成本。方斑东风螺全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生态环保,在保护了海洋资源的同时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多元化发展海水养殖品种,对促进中国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技术成果应用于中国北部湾沿海等地的方斑东风螺人工育苗及养殖产业,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推广,该技术成果将来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应用。由于方斑东风螺生长速度较快,对食料营养需求大,方斑东风螺人工养殖主要使用野杂鱼贝等天然饲料。而天然的食料由于其营养的不全面,饵料转化率相对较低,根据课题组养殖试验的结果,池塘人工养殖方斑东风螺使用野杂鱼等天然饲料的饵料系数一般都在3.5以上。这意味着要养出一斤方斑东风螺螺至少要3.5斤的野杂鱼。而近年来野杂鱼等天然食料的产量正逐年下降。另外鲜活饵料储存困难,使用安全性较差,在大量使用的情况下容易引起养殖病害的发生。天然饵料的不足必将制约方斑东风螺产业的健康发展。希望有关部门在大力推广方斑东风螺产业的同时考虑相应问题,下一步设想能尽快开展方斑东风螺人工配合饲料的研发。历年获奖情况:无。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