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692
成果描述: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简要背景、主要技术内容及创新要点、技术经济指标、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用及推广应用、效益情况该项目属中医药及生物技术领域。项目针对铁皮石斛种苗生产和种植过程中存在的种源混乱、优良新品种少、种苗质量参差不齐、病虫害严重、农药和化肥用量严重超标等问题,采用植物学相关原理和技术方法,开展铁皮石斛种质资源收集评价、选种育种、种苗产业化快繁和栽培关键技术优化及其推广应用等研究,取得以下成果:收集引种不同地区铁皮石斛种质22份,包括完整植株、无根植株、组培瓶苗和蒴果,引种成活率分别为100%、85%、100%和95%,在广西植物研究建立了铁皮石斛田间和离体两种类型的种源基地。利用引种驯化育种筛选培育并登记铁皮石斛优良新品种“桂植5”1个;该品种适应地域广、抗旱能力强、生长速度快、植株粗壮、种植满两年后可采收鲜茎、每平方米平均产量0.65kg,其鲜茎外观品相好、药用多糖含量高、成熟茎多糖含量35%、甘露糖含量大于20%,是一个适用于生产鲜茎的优良品种。通过杂交育种及多倍体育种研究,获得种内杂交后代17个、种间杂交后代7个(其中6个为新的杂交品系)、一定数量的同源和异源多倍体材料,同时总结出铁皮石斛多倍体育种技术,为铁皮石斛种质创新提供种质材料和技术参考。率先探明铁皮石斛种苗组培生产过程中主要变异类型、致变异因素及规避措施,优化铁皮石斛种苗工厂化繁育技术,大幅度提高种苗质量,总结集成铁皮石斛种苗产业化快繁技术,并应企业要求编写《铁皮石斛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南京地方标准。优化并总结集成铁皮石斛大棚设施和绑树仿野生栽培技术。根据铁皮石斛的生物学特性及不同季节的栽培管理要点,总结出《铁皮石斛生产管理年历》,该年历规定了一年中每月的工作重点,每周具体的工作内容、工作任务和工作量;另外,根据铁皮石斛年栽培管理过程中病虫害种类、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归纳总结出铁皮石斛主要病虫害的生态、化学、物理及生物防控措施;总结编写《铁皮石斛设施生态绿色栽培技术规程》企业标准和《铁皮石斛绑树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广西地方标准。发表研究论文5篇,完成硕士毕业论文1篇,编写标准3个,登记新品种1个。依托项目技术成果,课题与企业共建和自建组培育苗车间各1个,种苗生产能力达5000万株/年,课题实施期间共生产铁皮石斛种苗约8000万株;并在广西、广东和安徽等省与企业共建栽培示范基地251亩,已实现产值4336万元、利税3185万元。项目通过桂林市科技局组织的成果鉴定,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