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623
成果描述:
抑郁症是发病率最高的精神疾病,属于中医郁证、情志病的范畴。中药在抑郁症防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对其评价体系、调控机制、物质基础等尚缺乏系统研究,成为抗抑郁中药现代化的主要壁垒。该项目在国家863、国家自然基金等支持下,历时近20年开展抗抑郁中药研究,取得系列科学发现,并成功研发了抗抑郁新药。基于自主构建的抗抑郁中药综合评价体系,发现系列抗抑郁中药。结合中医证候和中药多靶点整体调节的特点,创建了规范先进的抗抑郁中药研究的“多模型行为药理学评价平台”和“行为学-神经生物学-植物化学多层次研究技术评价体系”;成功应用于抗抑郁中药的发现和作用机制研究,首次发现巴戟天、无毒棉籽、小补心汤和开心散等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抑郁活性并进行了系统评价。系统解析了抗抑郁中药的物质基础。通过对300余种中药(方)筛选比较研究,首次发现低聚寡糖是巴戟天抗抑郁作用的主要有效部位,黄酮类成分是小补心汤和棉籽抗抑郁作用的主要有效部位;并对其有效组分进行了系统解析,从巴戟天寡糖中分离得到水溶性4-7聚糖等多个寡糖单体;从小补心汤总黄酮中分离得到了22个黄酮类化合物,其中2个为新结构化合物;从棉籽总黄酮中发现了结构全新的抗抑郁有效单体槲皮素-3-O-芹菜糖基芦丁糖苷;从开心散中发现了寡糖酯类化合物3,6二芥子酰基蔗糖、Tenuifoliside A等抗抑郁活性成分。科学阐明了抗抑郁中药的作用机制。基于中药整体调节,首次揭示并科学阐述了中药抗抑郁共同的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调控规律。阐明了各类抗抑郁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具有多层面相似的调控机制,提出了基于系统调节的“两阶段恶性循环”新病机理论。成功研发了抗抑郁中药新药。基于上述科学发现,该项目完成了抗抑郁新药巴戟天寡糖胶囊临床前及临床研究,其作为中国首个抗抑郁5类中药,获国家新药证书并成功上市销售;中药参志苓片(开心散)获军队特需新药及医疗机构院内制剂的临床研究批件。该项目发表论文181篇,他引2337次。其中,SCI论文57篇,总影响因子153.83(单篇最高7.1);他引505次(单篇最高他引65次)。获授权发明专利19项、国家中药5类新药证书1个、军队临床批件2个,在第15届世界药理学大会等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交流近20次。该项目形成的多学科配合、多模型评价、多维度解析、多层次研究的研发策略,为开发抗抑郁中药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