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卫生部北京医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615
成果描述:
呼吸系感染是一个持续而广泛存在的社会医疗难题,由下呼吸道感染产生的疾患负担,远超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疟疾、肿瘤及心脏突发疾病。中国肺炎治疗的失败率和病死率处于较高水平,这与人口老龄化、免疫受损宿主增多等因素相关,但很大程度上与药物使用不合理、不规范有关。如何改善呼吸系感染的治疗结局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制定出针对中国病原体分布和耐药特点、适合中国实际情况,对广大基层医师实用而且有指导意义的肺炎诊治标准意义重大。项目组从宿主免疫系统、病原微生物、抗菌药物优化治疗等多角度分析呼吸系感染的转归关系,为优化感染治疗提供依据;牵头制定并推广《肺炎诊断》。该研究成果对规范呼吸系感染的诊断治疗、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降低细菌耐药和卫生经济学等方面有重大意义。现将项目组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如下:创新点1:项目组发现,下呼吸道感染预后呈多样性,可受到机体免疫-炎症-代谢的综合调控。项目组在2011年国内首次报道并提出纤维化/修复进程始于呼吸系感染早期,更新了既往对纤维化源自慢性炎症的认识;在2013年,项目组国内首次报道SIRT1可通过抗氧化的代谢途径调控呼吸道感染中的炎症及细胞凋亡,并系统阐述了白藜芦醇可减轻呼吸道感染中上皮细胞凋亡,有利于维护呼吸道屏障结构及感染中炎症反应的限局。机体免疫-炎症-代谢的调控对下呼吸道感染的预后有重要影响。TGF-β1及SIRT1可成为调控呼吸道感染预后的免疫-代谢的关键代表性靶点之一。创新点2:项目组深入探讨了下呼吸道感染与宿主免疫系统调控的关系,并成功证实了抗菌肽LL-37作为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宿主体内有抗炎保护作用,故可成为免疫调节治疗的新靶点,且可能成为免疫调节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潜在药物。创新点3:项目组进行了呼吸系统感染的系列临床研究,是制定中国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南及呼吸系统感染多项专家共识的重要成员,牵头制定了《肺炎诊断》国家卫生行业标准,通过该标准在全国范围推广,普遍提高了中国肺炎诊治水平。作为国家呼吸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制定了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质控指标,并建立医疗质量管理评估的核心体系,进一步规范了肺炎的诊治,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该成果历时15年,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引用1400余次,研究成果辐射全国,被多家医疗机构推广应用,极大了提高了中国对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