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抗性品种资源创新与利用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东莞市香蕉蔬菜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东莞市生物技术研究所;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东莞市麻涌镇漳澎香蕉专业合作社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385

成果描述:

抗性品种资源的收集、引进和评价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引进香蕉品种21份,从东莞市香蕉枯萎病高发病区收集单株或株系115份,从东莞市香蕉蔬菜研究所资源圃选择有代表性的品种26份,共计164份资源。通过品种比较和多年多点试验,筛选出一批抗性品种资源。从引进品种中筛选出农科1号、抗枯1号、抗枯5号、粉杂1号、东莞中把大蕉、海贡等6个综合性状较好的抗性品种。从东莞收集株系中筛选出nkyl B-16、nkyl A-13、kkyg D-3、fzyh F-13等4个综合性状较好的抗性株系。从东莞市香蕉蔬菜研究所资源圃中筛选出华农甜蕉、天宝矮、泰国、墨西哥等4个耐病品种。抗性品种资源的创新系统研究了叠氮化钠对香蕉不定芽的化学诱变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和pH值的磷酸盐缓冲液对香蕉不定芽生长的影响,得到叠氮化钠诱变香蕉不定芽采用0.043M PH3.07磷酸盐缓冲液比较适宜。研究了叠氮化钠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对香蕉不定芽诱变效果,0.15g/L处理3h或0.20g/L~0.25g/L处理2h是叠氮化钠诱变香蕉不定芽处理组合,在这些诱变处理组合下,致死率接近半致死率,存活的不定芽能够恢复生长和增值,易获得再生植株,且处理后二级试管苗的变异率明显高于对照。将叠氮化钠诱变与组培高代变异相结合对农科1号进行诱变处理,筛选到两个抗病性强、生育期短的综合性状较好的株系nkyl Y-2和nkyl Y-7。香蕉新品系选育。通过芽变选育出东蕉1号香蕉新品种,通过辐射诱变选育出华莞矮香蕉新品种,2014年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43次审定会议审定,现正公示。抗性品种筛选方法的研究研究了不同浓度粗毒素原液和处理方式对抗枯萎病香蕉突变体筛选效果。结果表明,40%-50%-60%逐级筛选方法对抗枯萎病突变体的筛选效果较好,香蕉不定芽经粗毒素筛选后,品种抗枯萎病能力增强。建立了香蕉枯萎病苗期抗性鉴定的水培接种法。该方法鉴定结果与品种田间抗病性一致,水培接种鉴定能够提供稳定的环境条件,同时避免鉴定过程中因土壤结构、营养、微生物等差异造成的干扰,实现对种苗快速、准确鉴定。香蕉恒温水培鉴定方法的技术要点为:保持水培营养液的温度为25~30℃、EC值为1.2ms/cm、pH值为5.8~6.0,均匀地控制在枯萎病适宜发病的范围内;采用浓度为105~108 cfu/mL香蕉枯萎病孢子悬浮液作为接种体;选取叶龄为5-8叶期、株高为15~30cm的健康组培香蕉苗为接种材料;将香蕉苗剪除部分根系,浸泡到浓度为108 cfu/mL香蕉枯萎病孢子悬浮液中接种30min;然后放置于培养杯内,移栽到盛有水培营养液的水培箱中,并保持水培箱内的水培液每小时通电加氧10~30min。优化了香蕉枯萎病抗性品种大田鉴定筛选方法。在香蕉枯萎病病区选择发病较重的田块作为试验基地,将浓度为106cfu/mL的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和1号生理小种菌液按4:1的比例混合均匀,再每升混合菌液添加1瓶捣碎的玉米渣固体病原菌菌块,配制成接种专用菌液,在种植前伤根浸泡接种,在种植后15天、45天、90天分别挖穴淋菌接种,通过以上大田筛选措施,可以比较准确的鉴定不同品种的抗病性,从而筛选出抗病品种。抗香蕉细菌软腐病种苗筛选方法研究。采取离体叶片法和盆栽法相结合,缩短了病原菌侵染时间,使植株在较短时间内表现出发病症状,从而有效、快速、准确鉴定品种的抗病性。通过对39个香蕉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筛选出海贡、红河矮、矮脚遁地蕾和龙州中把等4个抗香蕉细菌性软腐病品种。离体叶片法技术要点:取香蕉幼苗5-6叶期叶片,用2mL无菌注射器从叶柄处轻轻将5×106cfu/mL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菌液推入叶脉中,每片叶注入菌液约0.1mL左右,叶柄处用湿棉球包裹,装入保鲜袋中,30-32℃下保湿,3-5天后观察发病情况。盆栽法技术要点:取5×106cfu/mL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液,用2mL无菌注射器在蕉苗(5-6叶期)根茎基部注入菌液,每株幼苗注射约0.4mL,盆栽蕉苗置于32℃温室中,5-7天后观察发病情况。优良品系的选育与综合评价筛选出东蕉1号、农科1号、抗枯1号、抗枯5号、粉杂1号、东莞中把大蕉、海贡等抗香蕉枯萎病品种;筛选出海贡、红河矮、矮脚遁地蕾和龙州中把等抗香蕉细菌软腐病品种;筛选出抗风品种华莞矮香蕉;筛选出东莞中把大蕉、粉杂1号两个抗寒品种。东蕉1号香蕉新品种植株高大、粗壮,假茎、把头颜色深,叶片长且宽,丰产性好,对枯萎病抗性强,果实商品性和品质较好。农科1号和抗枯1号的商品质量与巴西相似,市场比较接受,其中农科1号对枯萎病抗病能力中等,在发病率稍低的地区或田块可以种植,抗枯1号抗性稍好可在中等发病区种植。粉杂1号和海贡抗性强,市场收购价高,但产量较低,在重病区可考虑种植。东莞中把大蕉具有假茎粗壮、叶片短小宽大、产量较高等农艺性状和抗寒、抗风、抗病等抗逆性,是一个综合性状较好的抗性品种。采用离体叶片法和盆栽法相结合的筛选方法对39个香蕉品种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海贡高抗香蕉细菌性软腐病,红河矮抗香蕉细菌性软腐病,矮脚遁地蕾和龙州中把中抗香蕉细菌性软腐病。华莞矮香蕉新品种具有矮壮、结果早、丰产、品质优良、抗风性强的特点,适宜该省产区非枯萎病地种植。配套生防技术和栽培技术的研究用DRH复合亲和组合(芽孢杆菌+木霉+粘帚霉)和FJD复合亲和组合(假单孢细菌+木霉+粘帚霉)两个生防复合菌处理农科1号品种,防治香蕉枯萎病4号小种,防效分别达到71.3%和67.1%。将抗性品种+生防复合菌有机组合,提高了田间整体防控性、稳定性和持效性。根据生产实际,总结了香蕉枯萎病生防菌施用技术,包括种植前土壤消毒、与抗性品种结合使用、增施有机肥、合理处理香蕉茎秆、掌握施用时间和方法等。系统阐述了香蕉枯萎病检疫和隔离、合理轮作、土壤消毒、种植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规范田间管理等综合防治措施。提出了东蕉1号、农科1号、抗枯1号、粉杂1号、海贡、华莞矮香蕉的栽培技术要点。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