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油茶良种繁育和早实丰产组装套技术研究与示范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桂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桂林市林业局;桂林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819

成果描述:

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于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起止年限:2009.12-2013.1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课题针对桂北地区油茶栽培品种低劣、品种老化、产量低效益差,严重阻碍桂北油茶产业的发展而开展研究。通过引进良种,建立良种繁殖基地,进行良种采穗圃高产高效、良种壮苗培育研究,早实丰产示范林营建技术研究等,取得一套完整的油茶良种丰产组装配套技术,为广西桂北乃至全国的油茶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课题达到的性能指标如下:初步筛选出适宜桂北栽培的油茶良种6个,建立良种采穗圃25亩,建圃后第3年供穗芽50.8万个,第4年174.5万个;建立良种苗圃10亩,4年内产苗木103.49万株;建立示范林320亩,平均开花株率为96.84%,平均挂果株率为71.67%,平均亩产茶果119.10 kg(茶油8.69kg);建立辐射林3.90万亩,定植后第2年平均成活率为94.2%;课题实施期培训茶农830人次,在省部级刊物上发表论文9篇,培养硕士生3名。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建立的油茶高产高效良种采圃,平均亩产良种有效穗芽46.73万个(建圃3年);进行苗木培育营养杯切割技术研制(见专利申请授理书),研制的苗木培育无纺布营养杯切割技术,提高工效0.65倍;建立的早实高产丰产示范林,采用早实良种、密植栽培,修剪开心形的树冠,第4年亩产茶果257.90kg(茶油18.82kg);选择窄冠形品种,在国内首次开展油茶窄冠形品种选择,筛选出窄冠形品种一个,品种为窄冠形,适宜在营建水土保持林、防护林,建立枝繁叶茂的油茶生态林,既有产果功能,又有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作用。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课题经过4年的研究与示范,通过油茶良种引进与选择性、良种繁殖基地建立、示范林和辐射林营建等研究与示范用,取得效果显著,技术较成熟。该课题技术不仅适用于广西桂北油茶产区推广应用,也适宜在广西全区及国内长江以南的湖北、湖南、江西、广东等16个油茶适宜区推广应用。课题的应用为营建油茶丰产林,是林业产业发展、造林绿化、保护生态的一部分,按照其栽培技术规程进行实施操作,不存在不利于安全性的问题。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课题在桂北地区实施,已建立示范林300亩以上,辐射推广林近4万亩,其丰产林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36亿元,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显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题执行时间短,示范林只是建立4年,刚刚进入初果期,6年后才能进入盛果期,还不能真正的起到早实丰产高产高效的示范样板,还需要继续开展后续研究工作。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