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干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田阳嘉佳食品有限公司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810

成果描述:

课题来源与立项背景:该项目是广西田阳嘉佳食品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科技计划内项目,项目名称为《百香果干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项目编号2012KYHT01。技术原理性能指标:该项目所述的技术是属于农产品深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百香果(西番莲)的果皮、果籽、果汁等全部内容物为原料,加工成为一种可保持原果其色、香、味的百香果果干。主要工艺流程:百香果鲜果→果实分切→果皮与果浆(果籽和果汁)分离→应用物理方法去除百香果角质层→果皮的酶解及护色→果皮与果浆重新合成→低温烘干→百香果干成品。技术指标:实现了以百香果全果(除角质层外)的全部内容物加工成一种具有原果其色、香、味及营养成分的百香果果干;新技术实现了不论是表皮光滑还是有皱纹的百香果都能够快速去除百香果的角质层,同时实现了果皮利用率90%以上,其工效达到日处理鲜果40吨以上;新工艺所产的百香果产品颜色基本保持原色,而且百香果干颜色在保质期内变化很小,同时具有柔软的口感、浓郁的百香果原味;新工艺所产的百香果产品其他理化、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蜜饯通则》所述,产品符合企业标准和客户要求。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项目以百香果为原料,加工成一种可保持原果色、香、味的百香果果脯。产品新颖,属国内首创。项目开发了物理去除果皮角质层、果胶酶分解、果浆包埋等关键技术,提高了百香果的综合利用率,改善了口感,技术具有创新性。在该课题研究期间拥有自主研发关键技术,申请4件发明专利:1)一种百香果脯及其加工方法,申请号:201410216492.8;2)一种百香果果皮角质层的去除方法,申请号:201410228520.8;3)一种以百香果角质层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410290987.5;4)一种百香果果醋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410290971。项目技术的成熟程度、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公司在2012年就百香果深加工技术瓶颈难题进行一系列的技术攻关研究工作,重点对百香果的角质层的处理、利用高果胶含量控制果干口感、百香果干护色、百香果干原果风味保存等技术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分析现有技术存在不足的原因,测定百香果皮的煮制时间、冷却时间和寻找适合的勺子将果皮中的纤维层挖出以达到解决百香果皮角质层去除的等等难题,提出新的工艺技术,使产品达到优质标准。该项目的完成,较好地从根本上解决了百香果深加工瓶颈问题,大幅度优化百香果加工的产品结构,提高加工水平、保证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项目运行正常,该成果于2013年1月成功地在田阳嘉佳食品有限公司第3车间进行了推广应用。项目应用效果:项目研究从2012年初开始,经过小试后12月正式进入生产运行,至2013年初见成效,产量已经达到500吨百香果干,产品受到客户的广泛赞誉。由于深加工关键技术的解决,通过流程、设备和工具的优化,百香果生产线运行稳定,不论是表皮光滑还是有皱纹的百香果都能够快速去除百香果的角质层,同时实现了果皮利用率90%以上,产量由原来的800kg/天提升到2吨/天。每吨人工成本由原来的12000元,下降至8500元/吨。通过生产测试,产品的吨耗由9吨下降至7吨。该项目技术实用,经济效益明显,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成果将应用于公司二期工程,设计年产量为1000吨百香果干生产线。存在问题:缺乏专用加工原料基地,百香果在本土的种植面积较少,导致生产原料跟不上,而大部分生产原料需要到外地去采购,使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企业+基地+农户”可以明显的延伸农业产业链,但是,由于当地有很多农民没有这种意识,怕承担风险,所以公司与农户两者间还未真正建立起利益共享机制和风险共担机制,而只是一种松散的买卖关系,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和集约化的生产,同时也制约了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有序发展。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