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广西钦州农垦钦江农场;北海市志兴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防城港海世通食品有限公司;北海海水养殖综合试验场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828
成果描述:
| 课题来源与背景:由广西科技厅下达的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编号为:桂科攻1222013-1,经费共计130万元,课题起止时间2012.1~2014.1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课题应用杂交配套制种技术、水产养殖生态学和生物学原理和方法,开展了高产/耐寒南美白对虾新品系杂交配套制种、繁育和养殖技术研究和示范。课题筛选获得高产耐寒杂交配套新组合3个,生产高产耐寒亲虾7.66万对、SPF虾苗3.23亿尾,当温度降至17℃~20℃时,耐寒品系比正常温度下采食量降低20%,而普通品种比正常温度下采食量降低75%以上;耐寒苗种(17℃~20℃)的平均生长速度达0.063 g/d,普通品种呈现负增长。课题实施期内对南美白对虾高产耐寒品系在低温条件下的养殖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掌握了降温和回温过程中对虾的适应能力、摄食规律、退壳周期、体质变化等情况,并根据广西气候特点,设计和验证了苗种放养规格与放养条件、养殖池塘改良、水质生态调控、饲养管理等技术关键,形成繁育和养殖技术规范2套。课题建立了南美白对虾繁育和养殖的生物絮团水质调控技术,可有效控制养殖水中氨氮和亚硝氮浓度,并能控制弧菌的增殖;优化了养殖用水处理工艺,可有效去除水中颗粒物、有机质和重金属,对弧菌等病原菌的杀灭率达98%以上,对病毒的杀灭率达100%;设计了双层温棚对虾养殖池,可有效保持车间水温稳定,实现高效排污换水,保证亲虾培育养殖水质安全稳定。课题获得实用新型发明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形成企业标准2套,发表论文2篇,培训养殖从业人员210人次。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南美白对虾属温水性品种,耐寒品系的选育是南美白对虾选育的新尝试和方向,其配套的繁育和养殖技术也是全新的研究内容。2008年,该院首次开启了南美白对虾耐寒品系的驯化和选育工作,已完成了连续7年选育,品种的养殖性能已逐渐稳定。然而,尚未建立新品种推广相配套的完善的繁育和养殖技术。该课题经过3年的实施,通过杂交配套制种技术筛选并推出高产/耐寒杂交新组合3个,通过对耐寒品种低温条件下养殖生物学观察、育苗和养殖水质处理和调控工艺创新,以及适宜于耐寒品系养殖的双层温棚池塘结构创新,完善了耐寒品系繁育和养殖配套工艺并形成了技术规范,为耐寒品系的示范和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项目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单项技术研发的原始创新性强,建立技术规范2套,显示了较强的集成创新能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自2008年起,该院选育的高产耐寒品系已经过了连续6年的驯化和选育,品种的养殖性能已逐渐稳定,养殖中试示范势在必行。该课题重点开展了与耐寒品系示范和推广相配套的繁育养殖技术的优化,通过3年的研发及示范,已建立了相对成熟的配套技术,年推出高产耐寒杂交配套组合1个,累计扩繁亲本7.66万对,虾苗3.23亿尾;在广西钦州农垦钦江农场、防城港海世通食品有限公司、北海海水养殖场和和北海志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养殖示范工作,示范养殖5615亩,通过示范,可带动20万亩的养殖,示范和带动效果良好,推广前景广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课题建立了南美白对虾高产耐寒品系的养殖示范基地4个,累计养殖5615亩,平均养殖成活率79.78%,总产值10601.3万元,利润4293.02万元。建议进一步加强与繁育和养殖企业的合作,扩大高产耐寒品种的应用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