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编制研究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贵港市科学技术局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726

成果描述:

课题来源与背景:该项目(合同编号:桂科能1347011-3)是桂财教﹝2013﹞47号文件下达的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由贵港市科学技术局承担。研究目的与意义:农业科技园区是中国新阶段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必然选择和有效模式。全国已经陆续建设了多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这些园区各具特色,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及农村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广西作为全国农业大区,也积极地进行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广西仅拥有2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即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北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这与广西农业发展要求极不相称。贵港作为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农业资源优势,是广西农业大市、加工物流强市,历来有“广西农业看西江,西江农业看贵港”的说法。贵港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在各级政府的引导及大力支持下,在全社会广泛参与下,取得了不少成绩,已经成为引领贵港乃至西江经济带现代农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力量;但贵港农业科技园区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为了促进贵港农业科技园区更加科学、快速、可持续发展,更加突出园区特色,更好地发挥园区的功能,避免园区建设的盲目性、随意性,使园区建设尽快达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标准,特开展园区总体规划研究。主要论点与论据:项目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总体分析与重点分析相结合、现状分析与发展预测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贵港市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进行深入研究,系统研究分析了贵港市建设农业科技园区的必要性,在对项目区现有条件、各示范区优势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了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六大建设原则、四大发展理念、七大功能定位、发展重点。确定了贵港农业科技园区的总体布局及功能定位,即“1个核心区+7个示范区+辐射区”;其中,核心区位于以贵港市农科所为核心的周边区域,面积约1万亩;7个示范区,即港北区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港南区的亚计山林下生态养殖示范区、农产品加工物流示范区、覃塘区的甘蔗生态循环种植加工示范区、现代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桂平市的非粮生物质能源生产示范区、平南县无公害亚热带水果生产加工示范区,面积共6万多亩;辐射区,即以贵港市为核心的西江流域周边地区,包括西江上游南宁、下游梧州以及毗邻的玉林、来宾、柳州等地区,面积约30万亩。根据各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确定了各区的具体建设内容及预期考核指标,对园区的组织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进行了设计,对园区的投资进行了估算,并预估了各渠道的资金来源,对园区建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为了保证园区的顺利建设及运行,从政策、资金、人才、科技、制度等方面对园区配套政策与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在以上调研、分析、论证、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申报要求,编写形成了《贵港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为贵港市农业科技园区申报和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提供理论基础支撑。创见与创新与国内同类研究相比,该项目在以下方面具有创新性:1.项目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上的核心城市—贵港市为主体,在分析西江流域农业及农业科技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系统开展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调研、分析、论证,并按照国家对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最新要求,编写《贵港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研究对象具有创新性,规划内容较以往同类规划具有新颖性。2.项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循环、绿色安全为主线,以“科技引领、生态优先、特色定位、产业带动”为中心,按照“一园多区、点面辐射”的设计理念和“立足贵港、带动流域、辐射广西、服务全国”的建设要求,科学合理地确定了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发展理念、发展重点、功能定位及建设目标,总体思路清晰,规划理念先进,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针对性。3.项目根据总体规划思路、建设目标与功能定位及产业发展研究,结合园区发展需要,按照国家科技部发布的《农业科技园区指南》,合理地确定了园区的总体布局及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各区的功能定位、建设的主要任务及预期考核指标,探讨并提出了园区管理模式、管理机构设置及运行机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操作性。4.项目从政策、资金、人才、科技、制度等多个层面提出了推动园区建设顺利开展及可持续发展的配套政策及保障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行性。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该项目研究成果–《贵港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为贵港市农业科技园区申报和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提供直接的理论及材料支撑;也为贵港市及西江流域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了参考借鉴,有利于促进该区域农业科技园区及农业科技的发展,使科技资源更好地服务农业产业、农民增收及民生改善。存在的问题:对各示范区的统筹协调发展方面考虑得不够完善,比如在如何促进贵港市农牧业紧密结合、发展生态循环经济方面着墨不多,有待在进一步的研究及示范区建设进程中完善。
需求匹配